近日,新華社、《上海證券報》、《勞動報》、《中國冶金報》等主流媒體接連報道中冶寶鋼節能環保新材料產品和新產線投產盛況,展示中冶寶鋼競逐新材料研發應用推廣新賽道,助力冶金全產業鏈綠色化、低碳化發展。
新華社、《上海證券報》、《中國冶金報》官微等紛紛表示,中冶寶鋼節能環保新材料配重生產基地的建成投產對長三角地區高端制造業發展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報道指出,位于安徽銅陵的中冶寶鋼節能環保新材料配重生產基地,占地面積1萬平方米,年產量4萬噸,集合配重殼體裝配、配重料充裝以及表面處理、涂裝等關鍵工序,可實現全流程自動化、少人化生產,以冶金渣工業固體廢棄物為原料,為長三角地區高端工程機械制造業供應配件制品,實現了節能環保新材料在工程機械制造領域的產品化應用,開辟了冶金渣再生資源綜合利用新領域,為金屬冶煉和加工制造業綠色化、低碳化發展提供產品創新和產業支持。
《勞動報》、《勞動報》官微、《勞動觀察》APP及《勞動報》視頻號以傳統紙媒與新媒體相結合的方式,立體展示中冶寶鋼節能環保新材料明星產品——鋼渣透水磚的生產過程、產品質量、透水性能等,點贊中冶寶鋼投入海綿城市建設走出一條切實可行、與時俱進的綠色循環經濟之路。報道強調,中冶寶鋼高強高透水系列產品具有高強度、高透水、綠色節能環保、使用壽命長等特點,與普通透水路面產品相比,透水率達到了國家標準的2.5倍以上,符合海綿城市建設需求,完美解決了高強度與高透水性難以兼容的行業難題,現已廣泛應用于上海世博園、進博會配套工程、楊浦濱江漁人碼頭、迪士尼指揮部、盧灣體育館等重大工程建設。
中冶寶鋼是國內最早專注于冶金渣處理與綜合利用的企業之一,聚焦綠色新材料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要求,持續深耕鋼渣無害化、資源化、多元化梯級綜合利用領域,打造鋼渣環保處理與綠色高效利用業務。為推動廢棄冶金渣“吃干榨盡”變廢為寶,中冶寶鋼創建了“中冶環工”品牌,組建了冶金渣實驗室,研發形成“粉、砂、磚、土”四大類核心產品,適用于海綿城市建設、3D打印建筑工程、生態修復工程、高端制造業等重點領域,形成了以上海為中心、覆蓋長三角地區完整的冶金渣綜合利用制造業鏈條,先后獲得上海市“循環經濟資源綜合利用”骨干企業、上海市科技小巨人(培育)企業、上海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入選上海市第一批資源循環利用企業發展名單,自主研發的鋼渣透水系列產品是國家住建部公布的首批海綿城市建設先進適用技術產品。